202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专业简介
临床医学院
临床医学院设有临床医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学院教学设施完备、实验实训条件充足。建有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标准,集教学、培训、考核为一体的医学教育模拟实训中心。拥有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3所教学医院,与云南省第一、第二、第三人民医院、昆明市延安医院、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等40余家单位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提供坚实保障。专业除拥有云南省内多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外,还坚持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形成一支学缘、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团队。
学院重视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大赛、全国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学模型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等各级各类竞赛中荣获殊荣。
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为医疗卫生行业,涵盖医疗卫生机构、医药院校、医药卫生科研机构等。近三年来,考入南京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昆明医科大学、大理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200余人,2024年毕业去向落实率83.13%。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突飞猛进,较去年提升13.28%,拔尖创新人才班CET4首次通过率近60%,2025年研究生上线223人,较去年增加83人。毕业生遍布世界各地,成为各医院的骨干力量,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减少疾病传播、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贡献力量。
临床医学 省级特色专业
学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人民健康需要,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新时代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要求具有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方法科学的艺术。
专业(核心)课程: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等。
就业前景:适应国家有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执业医师考核的有关改革规定,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疗、预防、卫生保健、管理等相关工作;在医药院校和医药卫生科研机构等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还可从事健康管理、康养指导等相关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临床医学专业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逐步形成了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的专业特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理论教学、临床见习、技能考核、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训。临床专业课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第二、第三附属医院及多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共同承担,全力保障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开设拔尖创新人才班,采用小班教学,促进学生专业综合能力提升。专业贯彻落实“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育新时代应用型医疗卫生人才。
特别提示:
1.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学校积极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在临床医学专业中实行医教协同教学改革,部分班级学生将在临床教学基地开展临床教学。
2.临床医学类毕业生,按照现行国家相关规定,毕业后应接受为期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方可在医疗机构从事专业相关的临床医疗工作。
口腔医学院
口腔医学院设有口腔医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学院秉持明德与精技、卓越与创新的育人理念,始终聚焦学生核心素养,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培养具备面向未来发展终身职业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和实验条件,建有模拟临床诊疗一体化实验实训中心,建有配备智慧教学设备的牙椅实训室、仿头模实训室、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室、口腔数字化扫描室、口腔数字化影像室、OSCE考核中心等;教学中融入智慧化及口腔临床数字化技术,紧跟学科前沿,为学生面向未来职业发展夯实基础。师资力量雄厚,共享昆明医科大学优质教学资源,拥有涵盖口腔知名学者、资深口腔临床专家、银龄教师等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学院注重教师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院教师及教学团队在各类教学竞赛与科研评选中取得优异成绩,先后获“云南省民办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云南省高校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云南省“优秀民办教师”称号等多项殊荣;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医学英语词汇竞赛、云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比赛中荣获多个奖项。拥有云南省第一、第二、第三人民医院、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市延安医院等20余家优质的实践教学基地,具备现代化、数智化先进设备的教学口腔医院即将建成使用。学院及各实习基地优秀的教师、带教老师等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共同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为培养优秀口腔医学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
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为全科口腔医生,主要就职于综合医院、口腔专科医院、民营口腔诊所、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部分学生出国留学和考入省内外知名院校继续深造。毕业生已遍布全省、全国各地,成为行业知名学者、专家、医院的骨干力量及口腔行业企业家等,在促进云南省医药健康事业与健康中国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口腔医学 省级特色专业
学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职业素质的口腔医学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时能够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与监督下,进行规范的口腔疾病诊疗活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进一步深造的扎实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材料学、预防口腔医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儿童口腔医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口腔种植学、口腔生物学、口腔临床药物学等。
就业前景:适应国家有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执业医师考核的有关改革规定,在医疗卫生机构如综合医院口腔科、城市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口腔保健机构、口腔专科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在医药院校、医药卫生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口腔医学教育、科研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
口腔医学专业在口腔医学院明德精技、卓越创新的育人理念下,形成了德技并举、厚基赋能、精业创新的专业特色,与云南各大三级甲等医院联手,合力培养学生精诚医德和精湛医术。
学院在常规学制基础上,培优选拔开设了拔尖创新人才班,采用小班教学,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开拓创新能力,首期拔尖创新班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首次通过率超过80%。
学院定期举办口腔临床技能系列大赛、雕牙大赛、模拟创业大赛等,以赛促学,提升学生实操技能,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学院持续带领学生走进基层、走入社区,开展各类口腔健康宣教等社会服务活动,培养学生主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为就业创业增强本领。
特别提示:
1.口腔医学类毕业生,按照现行国家相关规定,毕业后应接受为期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方可在医疗机构从事专业相关的临床医疗工作。
2.口腔医学专业左利手者不予录取。
护理学院
护理学院设有护理学、助产学2个专业,其中护理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悟“护之以技,理之以道”的护理内涵,致力于“厚基础、强技能、重人文、求创新”的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聚焦学科建设定位,结合专业特色,自觉践行救死扶伤,服务社会的担当,获批云南省首家高校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组织师生参与社区健康宣教、应急培训、基层医疗支援等公益活动。为医疗机构提供护理政策咨询,助力健康中国战略。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云南省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拥有虚拟仿真实验室、理实一体多功能实验室、OSCE考核中心等智慧教学设施设备。学院始终秉持以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院校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教学建设,现有省级“一流课程”2门,专业核心课程与8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联合教学,高职称教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导师等专业教师组成的优秀教学团队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深厚的知识底蕴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现有40余家省内外优质实践教学基地,为临床实践教学提供坚实保障。
毕业生就业方向多元化,办学至今已向全国输送20届共计10000余名毕业生,从事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绝大多数已成为用人单位的骨干力量,还有部分优秀学生毕业后在国内名校就读硕士、博士,在国外深造及就业,毕业生以优异的成绩为母校赢得了社会美誉。
护理学 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系统掌握护理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教学、管理及科研能力,能在医疗机构、保健机构、教育机构从事临床护理、教学和协助科学研究等工作。
专业(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社区护理学等。
就业前景:在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康养行业从事临床护理、疾病护理、康复护理、初步护理管理等工作;在医药院校和医药卫生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护理教学、健康教育和协助科学研究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以“夯实护理学基础,突出护理特色,强化人文护理”为办学理念,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护理专业教育相融合,突出整体护理的特色,全面掌握护理技能,强化人文护理理念,传承南丁格尔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和奉献之心”。护理学专业教师在国家级教学竞赛、临床技能大赛、省级教学比赛中先后荣获个人、团体一等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学生在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职业规划大赛、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评选、社会实践优秀案例等比赛中多次荣获金奖、铜奖、二等奖、三等奖。
助产学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满足临床助产和母婴保健等工作的需求,具备临床护理、助产工作能力、初步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等,能在医疗卫生行业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科型、复合型助产专业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遗传优生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助产学、儿科护理学。
就业前景:在医疗单位、妇幼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单位、母婴护理相关企业等从事助产、临床护理、妇幼保健等工作及医学教育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或研究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生毕业可考取护士执业资格证、母婴保健合格证等,既能从事助产工作,又能从事护理工作,就业范围较广。
★专业特色:助产学专业在发展专业特色的基础上与护理学专业共建,致力于培养具有助产与护理实践能力,能立足边疆、面向基层、服务全国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始终秉持以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院校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拥有一批双师型教师队伍及整体化、多功能、现代化的实训中心,现有近40余家教学合作单位,充分满足学生实践教学需要。
医学技术学院
医学技术学院设有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眼视光学、卫生检验与检疫4个专业,涵盖医学诊断、疾病预防、健康管理、医疗设备应用、临床检验分析、影像学技术、视觉健康、公共卫生安全等多个领域,其中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时于2023年9月备案国内一流(B类)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秉承“厚基础、强技能、重实践、求创新”的培养理念,以满足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多元化需求。学院教学资源丰富,建有现代化医学技术实验实训中心,配备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模拟MRI、CT等先进设备,为学生提供一流的实验条件。师资队伍实力雄厚,拥有涵盖省内多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知名专家学者、银龄教师、师德标兵领衔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级各类高水平竞赛,在全国职业院校检验技能竞赛、全国验光与配镜职业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等赛事中,多次斩获个人及团体奖项。此外,15名优秀学生获聘为云南省教育厅、省卫健委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大学生宣讲团成员。学院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等28家单位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广阔的成长平台。
毕业生就业与深造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就业领域覆盖各级医疗机构、专科医院、采供血机构、防疫部门、医学类实验室、医疗科研单位以及验光配镜中心等。同时,学院培养的优秀学子进入河北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深圳大学、昆明医科大学、加拿大西三一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多年来,为云南省乃至全国医药卫生行业输送了大批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才,涌现出一批已成为当地医疗部门骨干及高层的优秀校友,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征程上贡献了力量,展现了学院的使命担当。
医学影像技术 校级特色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医学影像技术专门人才。掌握相应的医学基础知识、基础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和医学影像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医学影像设备的操作、维护能力,成为理工医相结合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医学影像物理学、医学影像设备学、放射物理与防护、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医学图像处理、医学影像技术学、医学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放射治疗学等。
就业前景:在医疗机构及相关研究机构从事医学影像学检查、放射治疗技术及医学影像设备的管理、操作、维护和图像处理工作;在医学设备生产企业从事医学影像设备技术支持和销售等工作;在放射防护领域从事医学影像检查、防护及宣传教育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办学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努力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双师型教师授课,专业课主讲教师为省级“三级甲等”医院知名专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建有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验实训中心,拥有系列先进的数字放射成像(DR)、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等大型虚拟仿真实训设备和教学PACS,实现“医学影像学数字网络见习系统”的实验和实操教学。
医学检验技术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医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综合素质全面,具有创新精神,掌握医学检验技术,初步胜任医学检验岗位工作的能力。具备优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一定的科研发展潜能,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应用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临床基础检验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输血学检验、临床检验仪器学、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临床实验室管理学、实验诊断学等。
就业前景:在医疗机构、医学研究机构、血站、疾病防控中心、医学体检中心等从事医学检验工作;在科研院所、医疗试剂公司从事诊断试剂研发及生产工作;在医疗机构或学校实验室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医疗器械及试剂公司从事技术支持、研发、销售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教学中坚持实用导向,以实际工作需求为核心,精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在实践培训中,着重强化岗位必备技能与综合素养,确保教学与岗位需求紧密衔接。实践技能训练条件优良,各类专业教学仪器设备齐全,利用虚拟仿真教学技术加强实践技能训练,实训内容贴近当前临床检验服务领域应用需求。专业课程的授课师资90%以上来自多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从事检验医学工作又承担检验专业授课任务的双师型教师。毕业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医学检验服务工作适应性、实际工作岗位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已成为基层医院的骨干力量。
眼视光学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的应用型眼视光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眼科光学基础、眼科学基础、临床视光学基础、眼视光器械学、眼镜学、角膜接触镜学、验光学、配镜学、斜弱视学、双眼视觉学、低视力学、屈光手术学、视觉神经生理学、眼视光公共卫生学等。
就业前景:在医疗机构、验光配镜中心、科研教学单位、眼科专科医院等从事眼视光学教学、科研、验光配镜、医学辅助技术、预防、保健及康复等专业技术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眼视光学专业是一门现代光学技术与传统眼科学相结合,以提高视力、改善视觉功能、提高视觉质量为目标,运用现代光学理论和技术解决问题的新兴交叉学科。拥有综合实验实训室,配备数台综合验光仪、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角膜地形图、眼科AB超等专业设备。获教育部中国大学生近视防控宣讲团联盟单位、云南省首届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成员单位,充分发挥“医教产学研”融合优势。以培养应用型眼视光学技术人才为目标,以当前医疗机构对眼视光学技术人才的能力需求为导向,对学生进行实用性强的眼科学和眼视光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以达到能够胜任在基础眼保健工作中辅助、配合眼科医师完成眼病的诊治,并独立完成视力矫正、眼科特检、视觉训练、低视力康复及近视防控等工作,能够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卫生检验与检疫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卫生检验与检疫专门人才,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及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具备人文科学素养、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注重强化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能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食品检验机构、质检部门等检验检疫机构,以及相关高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检验检疫、教学或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免疫学检验、细菌学检验、病毒学检验、水质理化检验、空气理化检验、食品理化检验、生物材料检验等。
就业前景:在各级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海关、机场和港口等出入境口岸,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监督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环境保护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地方病和职业病防治所,各级水务集团及自来水公司、各类仪器公司、制药公司、食品公司,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国际贸易商检机构、独立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及评价机构、科研院所等从事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卫生检疫、食品检验、动植物检疫,日化、药品及产品质量检验等相关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坚持服务国家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重点关注卫生检验检疫相关服务岗位必备技能需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着力培训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服务领域特色明显,主要服务于公共卫生领域,是疾病预防与控制和公共卫生事件预防的先遣部队,对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药学院
药学院设有药学、中药学、制药工程3个专业,涵盖药物研发、药物分析、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等多个领域。作为云南省教育厅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院(系)、云南省药学会单位和昆明市药学会理事成员单位,以建设现代高水平教育体系为目标,培养服务健康云南发展的高素质药学人才。拥有完善的教学设施和实验条件,建有现代化药学综合实验中心(包括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模拟药房等)。师资力量雄厚,由云南省各高校知名教授以及毕业于世界顶尖大学的博士、硕士担任教学工作,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指导。
学院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指导学生屡获佳绩,在国际大学生中医药知识大赛、“东富龙-国药工程杯”全国制药工程设计大赛、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中荣获多个奖项,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云南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昆明中药厂等60余家单位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毕业生就业方向多元化,涉及医药研发、药品生产、药品质量控制、临床药学、药事管理、企事业单位等多个领域。部分优秀学生毕业后考入悉尼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云南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60余人、博士研究生10余人。更有优秀学子就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课题组。目前毕业生已遍布世界各地,在建设健康中国与促进健康云南的宏伟蓝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药学 省级特色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立足云南及周边省区,面向全国,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文及科学素养,能凸显新医科优势,既懂药,也懂医,落实“大健康”理念。掌握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在药物研究与开发、评价、生产、检验、营销、使用和管理等领域,能从事药物制剂设计与制备、药品质量标准研究和质量控制、医院、社会药学管理以及药学服务等岗位的应用型药学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分析)、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事管理学。
就业前景:在医疗机构、药品监督机构、药厂等从事药物制剂、质检、临床药学等工作;在医药院校、科研机构等从事相关教学、实验室研究工作;在生物医药等行业从事药品生产、流通、管理及销售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药学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医科类院校医药融合的特点,培养适应药品生产、经营、管理、药学服务等社会需求的本科应用型人才,拥有现代化药学综合实验中心(包括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注重学生实践、科研能力培养,选派优秀学生参加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项目”,参与校内外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等。依托云南“植物王国”和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域优势,融合民族医药,开展特色实验课程,同时拥有包括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等40余家优质的实践教学基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强化学生综合技能实训、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部分优秀学生毕业后攻读国内外知名大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中药学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立足云南及周边省区,辐射全国,掌握较为系统的中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中医药思维以及现代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践行“大健康”理念,具备中药真伪鉴别、饮片生产、中成药制剂生产、中药质量评价、药品经营管理等能力和素养,能从事中药材鉴别、炮制、加工、养护、质量控制与管理、药品经营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及优良职业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中药学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理学、中医学基础、临床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分析学、药事管理学等。
就业前景:在医疗机构药剂科、药品生产企业、中药饮片厂、药品经营企业、药品检验与管理机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医药院校等从事中药鉴别、炮制、养护、制剂调配、质量检验、药品监督管理、营销、教育科研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中药学专业注重中医药学经典传承和创新并存,围绕云药可持续开发,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医科类院校医药融合的特点。建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训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实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有效衔接。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特色,拥有具有中药学专业特色的现代化药学综合实验中心(包括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模拟中药房、中药炮制实验室),注重学生实践、科研能力的培养。同时拥有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等20余家省内外优质的实践教学基地,并与实践教学基地共建“校-企基地班”,构建“产学研结合培养中药创新人才新模式”的多维实践模式,成效显著。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在国际大学生中医药知识大赛、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云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多个奖项。部分优秀学生毕业后考入国内知名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制药工程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制药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制药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改进、工程设计以及药品生产、流通、管理、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的本科制药工程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制药工艺学、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制药过程安全与环保、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等。
就业前景:在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检验机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医药院校、科研机构等从事药物研发、生产、质检化验、监督管理、营销、教育科研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制药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基于OBE理念,注重产出导向,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程严格遵循《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医药院校优势,同时强化工科思维,医工结合。本专业以药学为基础,强调设计的重要性,实行“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注重互联网智能化在教学中的应用。持续提升实验教学条件,已建成制药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以及化工原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提供非现场专业化训练,强化学生的实践和科研能力,提升实验操作技能及企业车间设计能力。
公共卫生与大健康学院
公共卫生与大健康学院设有康复治疗学、运动康复、公共事业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运动与公共健康5个专业。覆盖公共健康政策、慢性病防控、健康产业管理、运动康复技术、医养结合服务等领域。秉持人文关怀与实践能力并重的理念,培养医学、管理、创新融合的复合型健康人才,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及区域大健康产业发展。建有公共健康与医养实验实训中心,含现代化高标准实训室,设有云南省首家健康管理“虚拟仿真实训室”。组建了一支跨学科专业化师资团队,涵盖国内外名校公共卫生博士、康复医学专家及健康管理学者。拥有88家校外产学研教学实习基地,7项校级一流本科课程教学建设项目,获批省级科研项目15项,已结题云南省科技厅科普项目2项、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7项,在研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6项。
学院以赛促学,以践育人,指导学生在“寻康杯”全国大学生健康管理情景模拟沙盘大赛、全国高校运动康复专业学生技能大赛、全国康复治疗专业学生技能大赛中获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同时深化产教融合,与多家单位共建产学研教学实习基地,包括云南省第一、第二人民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云南省体育运动创伤专科医院、湘雅博爱康复医院等,覆盖疾病防控、社区健康服务、运动康复诊疗、健康科技研发全链条,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职业发展平台。
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涉及康复治疗、运动康复、运动管理、预防医学、健康管理、社区卫生等大健康行业。还有部分优秀学子毕业后考入新加坡国立大学、杜肯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昆明医科大学、成都体育学院等国内外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累计120余人、博士研究生10余人。更有优秀学子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后。公共卫生与大健康学院的学子们致力于做百姓健康的守门人,夯实百姓健康的堡垒墙,筑牢百姓健康的守护网,坚定不移为健康中国的发展添砖加瓦。
康复治疗学 校级特色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大医科”背景、精康复、懂临床、有爱心、下得去、留得住,具备良好思想与人文品德、高水平综合职业素养、专业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优秀实干型康复治疗专业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康复评定学、神经科学原理、人体运动学、老化与老年康复、系统解剖学、骨骼肌肉物理治疗、神经疾病物理治疗、儿童物理治疗、心肺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基础等。
就业前景:在国内医疗机构如综合医院、康复中心、专科康复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诊所、康养机构、健康管理中心,教育机构如高校、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运动队,残联及民政相关康复及福利机构从事康复治疗、教育、科研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康复治疗学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依托学院优质实验实训条件,秉持以学生为核心、课程为核心、技能为核心的“三核”建设理念,结合“党建+康复直通车”国家级党建实践育人项目,将理论与实践、教学与实训、专业基础与职业能力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专业负责人为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教育部医学技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并聘请著名亚太康复医学会及国际康复医师学会新西兰官方代表知名国际学者为客座教授。教学团队中有云南省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组成了教学质量优异、科研能力丰硕的队伍。专业突出“新医科”特色,课程突出“医体结合”“医工结合”,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打造独具特色的专业课程群;人才培养效果显著,连续多年学生执业资格通过率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毕业生初次去向落实率、专业对口率均居于云南省同类院校前列。
运动康复 校级特色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好的科学和文化素养,掌握现代康复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运动康复诊疗和运动防护知识,具备运动康复诊疗和运动防护技能,能胜任运动康复和运动防护方面工作的应用型本科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康复评定学、运动康复治疗技术、肌肉骨骼康复、运动损伤康复、运动处方原理与方法、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等。
就业前景:在医疗机构康复部门、运动康复中心、运动训练基地、专业运动队、社区、学校、福利院、养老机构、康养机构、健身俱乐部、体育培训机构、体育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运动伤害防护和康复、疾病预防与康复、体能康复、卫生保健、体质健康测定与评估、医务监督、健身指导、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运动康复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培养模式突出“医学+运动康复”特色,结合学校医学教育资源和云南省体育资源,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方针为指导,以健康中国的社会需求为就业导向,立足云南,为建设云南高原特色体育强省,培养具有医学背景的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技能型运动康复人才,从而推动“体医结合”,加强科学健身指导,积极推广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运动健康服务。专业现已建设成为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普示范基地。依托学院实验实训中心,设有虚拟仿真实验室、康复评定实训室、运动疗法实训室、物理因子治疗实训室、运动心肺实训室等,实验仪器设备配备齐全。师资队伍充分满足教学需求,专业教师获个人奖项20项,立项省级课题6项,获医学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项。学生曾获全国运动康复专业技能比赛团体“一等奖”“二等奖”,学生个人“一等奖”“二等奖”;获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国赛铜奖;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
运动与公共健康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国家战略需求,具备扎实的运动科学与公共卫生理论基础,能够熟练地掌握运动干预、健康管理与疾病预防技能,具有跨学科的综合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拥有良好的沟通协作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人体运动学、心理学、临床医学概论、体质健康评价、运动处方、全科医学概论、预防医学、运动营养学、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体力活动流行病学、运动医学、体育保健学等。
就业前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基层社区服务站点及公共运动健康服务站、卫生管理部门及相关机构、运动健康产业相关机构、健康教育机构、运动养生机构、养老及慢病管理机构从事健康教育、运动咨询、运动处方制定、公共健康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还可从事健康教练、体能训练师、康复师、公共健康专员等职业;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本专业贯彻落实“体医融合、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积极应对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老龄化、慢性病人口剧增等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与上海体育大学运动与公共健康专业共同探索创新型体医融合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专业深度融合运动科学、预防医学及公共卫生学,以多学科理论为基石,构建全面运动与健康知识体系。课程设置中包含丰富的实践教学环节,如实习、实训、社区实践、案例模拟等,锻炼学生在突发公共健康事件或特定健康问题情境下的应对能力和决策能力。课程负责人均为高级职称教师,团队结构优越。专任教师获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学创新比赛共8项,并指导学生获国家级技能大赛团体奖、个人奖共21项。专业拥有集教学、实践、科研为一体的公共健康与医养实验实训中心,包括虚拟实验实训平台。气动式无轨迹等张肌力测试、CPET心肺运动实验、GaitWatch三维步态动作捕捉与训练系统等,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公共事业管理 校级特色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学生需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能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公共责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能适应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需要。
专业(核心)课程:卫生事业管理学、流行病学、管理学原理、卫生统计学、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公共经济学、基础医学概论、法学概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等。
就业前景:在医疗机构、疾控中心、教育行业、医药院校、健康服务机构、卫生监督及卫生执法行政管理部门等相关机构从事管理、教育、服务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教学以“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学+管理学”为主要特色,主要培养适应国家卫生与健康政策的应用型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取得医学院校管理类专业学历的人员,可以参加卫生人才评价考试进行职称评定。在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中,可报考岗位数较多,公共管理大类相关专业等岗位招录范围和岗位数量较大,还可报考医院行政管理相关岗位。专业依托公共健康与医养实验实训中心,着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目前拥有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省市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共计14家实习基地。
健康服务与管理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掌握健康服务管理、现代管理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能应用现代健康理念与健康管理技能在教育机构、卫生机构、科研机构、商业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健康教育、咨询、指导、营销等健康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健康状况评估、管理学原理、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中医药学概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健康信息管理、食物与营养、健康管理学、健康运动学等。
就业前景:在卫生行政单位、医院、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商业保险机构、教育机构、养生保健中心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健康营销等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针对云南经济、文化特点和人群中突出的健康问题,增加面向特殊人群的临床医学类课程,软科学和健康人文课程的设置。专业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搭建虚拟实训室平台,引进虚拟实训项目24项,在省内首次引进“健康服务管理沙盘”实训项目。连续两年在全国高校“健康管理沙盘大赛”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等,为云南唯一获得特等奖院校,办学质量获得全国学科专家认可;在“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中,获B++“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称号,全国排名15。建立了16家实习基地,涵盖云南省卫生行政单位、卫生服务组织、卫生第三方组织、健康管理企业等,实习基地多元化。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获国家级银奖1项,省级二等奖2项;参加全国“寻康杯”健康管理沙盘大赛获特等奖1项,单项奖2项。
健康管理与人工智能学院
健康管理与人工智能学院设有应用心理学、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生物医药数据科学、医疗保险5个专业,涵盖管理学与理学,并依托学校医学教育资源,致力于培养“新文科+新医科”的学科交叉型人才。学院重视教学质量的提升,不断完善实验实训条件,拥有云南省最具特色的心理专业实训室(包含多参数生物反馈室、经颅光生物调控室等)、财务共享实训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验实训室等,各专业实验设施设备充足。
学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赛事。目前,学生在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在专业各项赛事中成绩斐然。信管专业学生在计算机类专业竞赛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13项,其中国家级A类竞赛奖项3项;财务管理专业也曾在“全国高等院校数值化企业经营大赛”云南赛区获得三等奖2项。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院不断加强与卫生相关机构的产教融合,实习基地的建设从数量到质量,都有质的飞跃,基地包括云南省多家三甲医院、教学机构、知名企业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习、就业渠道。
毕业生就业方向广泛,涉及医药卫生、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等部门及专业相关企事业单位;并先后有毕业生赴香港浸会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燕山大学、云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研究生。多年来,学院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探索学科交叉在医学领域的运用,致力于筑牢医疗机构的管理服务网络,通过人才培养,助力卫生事业可及性的提高,为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添砖加瓦。
应用心理学 校级特色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综合素质高、社会适应能力好、动手能力强,基础扎实、勇于创新、知识面宽,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医学背景素养,具备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心理学相关工作领域胜任专业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系统解剖学、基础医学概论、心理学导论、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团体心理学、精神病学、认知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神经病学、社会学、咨询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学史、生物心理学等。
就业前景:在教育、医疗、社区服务中心、科研、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人才选拔与培养、管理、技术开发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应用心理学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依托学校坚实的医学教育背景和资源,将应用心理学的专业教育与部分临床医学教育相结合,培养具备医学素养的心理学应用型人才。专业具备良好实验实训条件,应用心理学实验实训中心拥有微格教室、心理测评统计室、团体辅导室、心理咨询室等实训教室,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仪、经颅电刺激仪、经颅光调控、多参数生物反馈仪、事件相关电位仪、身心反馈仪等先进的教学设备,以及10家教学实践基地。专业具备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队伍。教师团队多次获云南省教学奖、校级教学奖、教学成果奖;指导学生多次获云南省科研竞赛奖、校级科研竞赛奖;教师团队主持多项厅级科研项目、校级科研项目、校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与省内外国家一流应用心理学专业达成共建合作,通过虚拟教研室实现师资及教学资源共享。
财务管理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具备经济、管理、财务和医疗卫生等知识和技能,适应跨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改革,在医疗卫生机构、政府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应用型本科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会计学、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公司治理、成本与管理会计、财务共享理论与实务、审计学原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等。
就业前景: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保障机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审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银行、金融机构、企业等从事财务相关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财务管理专业主要为医疗、卫生、大健康等系统输送财务管理人才,注重医学背景和财务管理知识的培养和实践,也可在各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管理相关工作。本专业积极推进“新文科+新医科”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拥有云南省会计领军人才带领的教学团队,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专业实践以“文医结合”为教学特色,构建了财务共享与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系统,拥有省市县“三级立体化”“层级提升式”实习实训基地,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多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开展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合作;产学合作成效显著,为“2020年山东浪潮铸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提供场地和培训支持,2024年与昆明景天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签订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2024年学生在创新创业及数字化企业经营模拟大赛中获得多项省级奖励。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素质应用型医药信息管理人才。通过系统化学习,学生将掌握现代医学管理理论,熟悉医疗健康行业的信息化应用和智慧医院体系等知识领域内容。毕业后,学生将具备医疗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与管理能力,能够在各级医疗机构和医药软件企业从事病案管理、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行政事务管理、数据库系统应用、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等工作。
专业(核心)课程:基础医学概论、信息资源管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开发、数据结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图形图像处理、数据科学与分析、网络安全等。
就业前景:在卫生健康管理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医院信息中心、医院病案室、医学教育处等)、医药企业、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公共信息服务机构、信息技术企业等从事信息系统规划与管理、分析与设计、开发与实施、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已为全国各地(海南、浙江、广东、青海及云南等)培养输送了上百名专门服务于医疗相关单位的信息管理骨干人才。
★专业特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云南省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研究会医学信息化教育专委会以及云南省计算机学会会员单位。2024年,本专业加入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数字发展合作伙伴。专业旨在深化“新医科+新工科”内涵特色,教师队伍覆盖计算机软件理论与应用、网络通信、大数据科学、医院信息管理等方向,拥有省内“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信息部门负责人、大型国企正高级工程师等作为行业导师授课。实验实训条件完善,已建成多家教学基地,包括省级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及前沿信息技术企业。先后有毕业生考取燕山大学、云南大学及中国香港、英国的知名高校,攻读研究生。近年来,学生在计算机类专业竞赛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13项,其中国家级A类竞赛奖项3项。
生物医药数据科学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生物医药知识,掌握面向数据科学的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和方法,具备较强的数据挖掘与统计分析、应用大数据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大数据分析挖掘、大数据系统开发等技术领域以及大数据生物信息、大数据药学、大数据医疗与公共卫生管理等各类领域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生物学概论、高等数学I、药学概论、基础医学概论、线性代数、数据结构、应用统计学(含卫生统计)、临床医学概论、医学数据学导论、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疾病学基础与药物干预、临床疾病研究概述、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大数据政策与法规、生物信息大数据技术、大数据临床试验技术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作为“健康中国”战略急需的“新医科”人才,需求持续攀升。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信息技术企业、生物医学及健康服务行业,从事人工智能应用、数据挖掘与分析、数字化系统开发等工作,为疾病诊断、药物研发、健康管理提供关键数据支持,助力精准医疗,推动医疗机构数字化转型;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生物医药数据科学专业是为适应“数字医学、智能医学、健康大数据产业”发展需求而设置的多学科交叉特色专业。深度整合生物学、医学与数据科学知识体系,打造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使其具备多维度解决生物医药领域复杂问题的能力;依托校内一流实验设施与校外优质企业资源,构建“教学中实践、实践中教学”模式,强化学生数据分析、系统开发等实战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紧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前沿,将先进技术融入教学,培养学生利用前沿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思维与能力,适应行业快速发展需求。
医疗保险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管理学、保险学、医学相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当代医疗保险理论和方法,熟练运用医疗保险业务操作的基本技能。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社会保险机构、商业健康保险机构或医疗机构,从事医疗保险经营、基金管理及实务研究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社会保险学、公共经济学、临床医学概论、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社会保障概论、社会医疗保险、保险医学、病案与疾病分类、人身保险、卫生经济学、医疗保险国际比较、人工智能在医疗保险中的应用、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等。
就业前景:在医院医保部门从事医保审核与管理、支付结算等相关工作。在医疗保障机构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等事业单位从事参保单位与人员的资格审核、保险基金运作与管理、保险支付与服务监督管理等岗位工作;在商业保险机构从事医疗查勘、医疗审批、核保理赔、基金运作与管理等保险业务和相关管理工作。
★专业特色:医疗保险专业属于管理学门类下公共管理学科中的二级学科,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为背景,针对医疗保险领域核保、理赔人才复合型知识结构的需求,依托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的医学教育资源和社会保障专业办学经验,培养以管理学与医学结合为特色,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与管理学、社会保险、商业保险知识相融合,“懂医学、会保险、能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025年普通本科招生专业一览表
国标代码:4153013332 云南省标代码:5340
序号 |
二级学院 |
专业代码 |
招生专业名称 |
首选 科目 |
再选科目 |
学制 |
招生对象 |
学费标准 (元/学年) |
备注 |
1 |
临床医学院 |
100201K |
临床医学 |
物理 |
化学 |
五年 |
普高生 |
28000 |
色盲、色弱不录 |
2 |
口腔医学院 |
100301K |
口腔医学 |
五年 |
普高生 |
28000 |
色盲、色弱不录 |
||
3 |
医学技术学院 |
101003 |
医学影像技术 |
四年 |
普高生 |
25000 |
色盲、色弱不录 |
||
4 |
101001 |
医学检验技术 |
四年 |
普高生 |
25000 |
色盲、色弱不录 |
|||
5 |
101004 |
眼视光学 |
四年 |
普高生 |
24000 |
色盲、色弱不录 |
|||
6 |
101007 |
卫生检验与检疫 |
四年 |
普高生 |
24000 |
色盲、色弱不录 |
|||
7 |
药学院 |
100701 |
药学 |
四年 |
普高生 |
24000 |
色盲、色弱不录 |
||
8 |
100801 |
中药学 |
四年 |
普高生 |
24000 |
色盲、色弱不录 |
|||
9 |
081302 |
制药工程 |
四年 |
普高生 |
20000 |
色盲、色弱不录 |
|||
10 |
公共卫生与 大健康学院 |
101005 |
康复治疗学 |
四年 |
普高生 |
24000 |
色盲、色弱不录 |
||
11 |
100406T |
运动与公共健康 |
四年 |
普高生 |
24000 |
色盲、色弱不录 |
|||
12 |
健康管理与人工智能学院 |
101012 |
生物医药数据科学 |
四年 |
普高生 |
25000 |
色盲、色弱不录 |
||
13 |
护理学院 |
101101K |
护理学 |
物理 |
生物 |
四年 |
普高生 |
24000 |
色盲、色弱不录 |
14 |
101102TK |
助产学 |
四年 |
普高生 |
24000 |
色盲、色弱不录 |
|||
15 |
公共卫生与 大健康学院 |
040206T |
运动康复 |
物理 或 历史 |
不提 |
四年 |
普高生 |
20000 |
|
16 |
120401 |
公共事业管理 |
四年 |
普高生 |
20000 |
|
|||
17 |
120410T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四年 |
普高生 |
20000 |
|
|||
18 |
健康管理与人工智能学院 |
071102 |
应用心理学 |
四年 |
普高生 |
20000 |
色盲、色弱不录 |
||
19 |
120204 |
财务管理 |
四年 |
普高生 |
20000 |
|
|||
20 |
120413T |
医疗保险 |
四年 |
普高生 |
20000 |
|
|||
21 |
120102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物理 |
不提 |
四年 |
普高生 |
20000 |
|
特别提示:
1.招生计划数以202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考试院或招办招生计划专刊公布为准。
2.招生录取按当地高考综合改革的政策、规定及各省公布的学校选考科目要求进行。
3.学费以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为准。
4.住宿费收费标准:
高新校区:8人间1650元/年/生。
杨林校区:4人间3300元/年/生。
5.关于医学类专业毕业生报考执业医师的有关规定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关要求,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最新文件为准。
6.应征入伍服兵役既是每个适龄青年的义务,也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成才之路。国家大力鼓励大学生征兵入伍,学校也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入伍同学的优惠政策,涉及学业、评优、奖励等。详情请咨询学校武装部,联系电话0871-67985861。
(本简章未尽事宜,以国家及上级有关政策为准。)
联系方式: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招考与社会服务处
高新校区:云南省昆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海源北路389号
(邮编:650106)
杨林校区:云南省昆明市嵩明职教新城文苑路1号
(邮编:651700)
咨询热线:0871-68317580,67985999(兼传真)
QQ咨询群号:970858073,814130581
学校网址:https://www.kyhyxy.com
电子邮箱:kyhyxyzs@163.com
微信公众号: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