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202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
专业简介
临床医学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学制:五年;
学位:医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优良职业素质的应用型医学专业人才。学生应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具备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等。
就业前景:适应国家有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执业医师考核的有关改革规定,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疗、预防、卫生保健、管理等相关工作;在医药院校和医药卫生科研机构等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还可从事健康管理等相关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临床医学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逐步形成了厚基础、强能力的专业特色。本专业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理论教学、临床见习、技能考核、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训,临床专业课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及多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承担,同时建立了3家非直属附属医院、3家教学医院及35所实践教学基地,切实保障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综合素质高、临床实际动手能力强、具有较强操作水平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
特别提示:
1.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学校积极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在临床医学专业中实行医教协同教学改革,部分班级学生将在临床教学基地开展临床教学。
2.临床医学类毕业生,按照现行国家相关规定,毕业后应接受为期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方可在医疗机构从事专业相关的临床医疗工作。
口腔医学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学制:五年;
学位:医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职业素质的口腔医学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时能够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与监督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口腔医疗实践;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进一步深造的扎实基础;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专业(核心)课程: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材料学、预防口腔医学、口腔内科学(包含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儿童口腔医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口腔种植学、口腔生物学、口腔临床药物学等。
就业前景:适应国家有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执业医师考核的有关改革规定,在医疗卫生机构如综合医院口腔科、城市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口腔保健机构、口腔专科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在医药院校、医药卫生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与口腔医学教育、科研等相关的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口腔医学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口腔综合实验室建有仿头模实验室、口腔模型室、临床实训室、消毒室、口腔影像室等综合实验实训中心(室),引入3sharp数字化口腔扫描系统及口腔数字化评分系统,将数字化技术融入口腔教学,推进口腔数字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拥有20余家优质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培养优秀口腔医学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医疗机构骨干,部分优秀学生毕业后攻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特别提示:
1.口腔医学类毕业生,按照现行国家相关规定,毕业后应接受为期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方可在医疗机构从事专业相关的临床医疗工作。
2.口腔医学专业左利手者不予录取。
护理学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系统掌握护理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专门人才;具有一定的教学、管理及科研能力,能在医疗机构、保健机构、教育机构从事临床护理、教学和协助科学研究等工作。
专业(核心)课程: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护理教育学、护理管理学、护理心理学等。
就业前景:在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康养行业从事临床护理、疾病护理、康复护理、初步护理管理等工作;在医药院校和医药卫生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护理教学、健康教育和协助科学研究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护理学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培养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的摇篮。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云南省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两校区拥有虚拟仿真实验室、护理实训室、理实一体多功能实验室等用于智慧课程教学。现有近40家实习单位,毕业生遍布全国医院并成为护理骨干力量。本专业以“夯实护理学基础,突出护理特色,强化人文护理”为办学理念,将医学、人文知识与护理知识相融合,突出整体护理的特色,全面掌握护理技能,强化人文护理理念,传承南丁格尔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和奉献之心”。护理学专业教师在国家级临床技能大赛,省级教学大赛中先后荣获个人、团体一等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学生在国家级、省级专业技能大赛、省级优秀毕业论文、社会实践优秀案例大赛中多次荣获二等奖、三等奖等多个奖项。
药学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药物研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领域工作,从事药物发现与评价、药物制剂设计与制备、药品质量标准研究与质量控制、药品管理以及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及优良职业素质的应用型本科药学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分析)、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事管理学、药用植物学(含拉丁语)、生药学、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毒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医药市场营销学等。
就业前景:在医疗机构、药品监督机构、药厂等从事药物制剂、质检、临床药学等工作;在医药院校、科研机构等从事相关教学、实验室研究工作;在生物医药等行业从事药品生产、流通、管理及销售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药学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本专业依托药学系作为云南省高校试点转型发展(院)系,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医科类院校医药融合的特点,培养适应药品生产、经营、管理、药学服务等社会需求的本科应用型人才,拥有现代化药学综合实验中心(包括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持续提升实验教学条件,注重学生实践、科研能力培养。选派优秀学生参加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项目”,参与院内外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等。依托云南“植物王国”和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域优势,融合民族医药,开展特色实验课程,同时拥有包括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等40余家优质的实践教学基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强化学生综合技能实训、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部分优秀学生毕业后攻读国内外知名大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院级特色专业)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掌握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基础的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和医学影像设备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对医学影像设备和医学仪器的操作、日常维护能力,培养理工医相结合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医学影像物理学、影像设备学、影像技术学、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肿瘤放射治疗学、放射物理与防护、断层解剖学、医学电子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
就业前景:在医疗机构及相关研究机构从事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及医学影像设备的管理、操作、维护和图像处理工作;在医学设备生产企业从事医学影像设备技术支持和销售等工作;在放射防护领域从事医学影像检查、防护及宣传教育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院级特色专业,现已进一步完善专业实验室升级改造,持续提升实验实训条件,实现“医学影像学数字网络见习系统”的数字化实验教学。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努力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双师型教师授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办学定位准确,特色鲜明。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医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综合素质全面,具有创新精神、掌握医学检验技术、初步胜任医学检验岗位工作的能力,具备优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一定的科研发展潜能,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应用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临床基础检验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输血学检验、临床检验仪器学、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临床实验室管理学、实验诊断学、临床寄生虫学检验等。
就业前景:在医疗机构、医学研究机构、血站、疾病防控中心、医学体检中心等从事医学检验工作;在科研院所、医疗试剂公司从事诊断试剂研发及生产工作;在医疗机构或学校实验室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医疗器械及试剂公司从事技术支持、研发、销售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教学中秉承医学检验实际工作实用优先原则,选择贴近实际工作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要和重点教学内容。在实践技能培训中,重点关注医学检验服务岗位必备技能与综合素养需求,着力培训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与综合职业素养。实践技能训练条件优良,各类专业仪器设备、教学设备近1000台(套),涵盖检验领域常用设备器械,同时利用虚拟仿真教学技术加强实践技能训练,实训内容贴近当前临床检验服务领域应用需求。专业课程的授课师资90%以上来自多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从事检验医学工作又承担检验专业授课任务的双师型教师。所毕业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医学检验服务工作适应性和实际工作岗位胜任能力与综合职业素养,已成为基层医院的骨干力量。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综合素质全面,具有创新精神及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具备人文科学素养、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在疾病预防控制、医疗、食品检验、质检等检验检疫机构以及相关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从事相关检验检疫、教学或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卫生检验与检疫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免疫学检验、细菌学检验、病毒学检验、水质理化检验、空气理化检验、卫生检疫学、食品理化检验、生物材料检验、卫生理化综合实验、实验室安全与管理等。
就业前景: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海关、机场和港口等出入境口岸,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监督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环境保护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地方病和职业病防治所,水务集团及自来水公司、仪器公司、制药公司、食品公司、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国际贸易商检机构、独立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及评价机构、科研院所等从事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卫生检疫、食品检验、动植物检疫、日化、药品及产品质量检验等相关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专业坚持服务国家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重点关注卫生检验检疫相关岗位必备技能需求,着力培训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本专业服务领域特色明显,主要服务于公共卫生领域,专业与控制疾病、保障人类健康、环境保护等重要分析检测技术密切相关,是疾病预防与控制和公共卫生事件预防的先遣部队,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数据支持;也是执行卫生法规的依据。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人才在疾病预防和控制中承担着准确、及时出具科学、公正和权威的检验结果及数据的服务职能,对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康复治疗学专业(院级特色专业)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康复治疗知识和技术,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态度、扎实的专业基础与初步临床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康复治疗师,毕业时能在国内相关机构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康复评定学、神经科学原理、人体运动学、老化与老年康复、系统解剖学Ⅰ等。
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PT)方向专业(核心)课程有:骨骼肌肉物理治疗、神经疾病物理治疗、儿童物理治疗、心肺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基础等。
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OT)方向专业(核心)课程有:骨骼肌肉及烧伤作业治疗、作业治疗基础、精神科作业治疗、职业康复、发育障碍的作业治疗、神经疾病作业治疗、环境改造辅助设计制作等。
就业前景:在医疗机构、社区康复中心、体育运动队、残联、康养企业等机构从事康复治疗服务、管理等工作,在医药院校及医药卫生科研机构从事教育、科研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康复治疗学专业是院级特色专业,为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普示范基地”单位,拥有集科研、教学、实践一体化的医养健康实验实训中心,建有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本专业遵照康复治疗学专业国际办学模式,形成特色“2+2”教学模式,前期系统培养,后期将学生分为物理治疗(PT)方向和作业治疗(OT)方向。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康复活动、校园康复治疗室、专业课程见习、技能强化训练,培养具备临床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康复治疗学专业技能大赛中荣获三等奖等多个奖项,在第三届“西贝杯”全国康复与物理治疗科普大赛获西南片区图文组“一等奖”和“三等奖”,视频组“三等奖”。
眼视光学专业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的应用型眼视光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眼科光学基础、眼科学基础、临床视光学基础、眼视光器械学、眼镜学、角膜接触镜学、验光学、配镜学、斜弱视学、双眼视觉学、低视力学、屈光手术学、视觉神经生理学,眼视光公共卫生学。
就业前景:在医疗机构、验光配镜中心、科研教学单位、眼科专科医院等从事眼视光学教学、科研、验光配镜、医学辅助技术、预防、保健及康复等专业技术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眼视光学是一门现代光学技术与传统眼科学相结合,以提高视力、改善视觉功能、提高视觉质量为目标,运用现代光学理论和技术解决问题的新兴交叉学科。持续提升实验实训条件,2023年完成专业实验室升级改造,拥有综合实验实训室,仪器设备500余台,建成眼健康科普长廊。获教育部中国大学生近视防控宣讲团联盟单位、云南省首届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成员单位,充分发挥“医教产学研”融合优势。以培养应用型眼视光学技术人才为目标,以当前医疗机构对眼视光学技术人才的能力需求为导向,对学生进行实用性强的眼科学和眼视光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以达到能够胜任在基础眼保健工作中辅助、配合眼科医师完成眼病的诊治,并独立完成视力矫正、眼科特检、视觉训练、低视力康复及近视防控等工作,能够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中药学专业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较为系统的中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中医药思维以及现代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备中药的临床应用、真伪鉴别、饮片生产、中成药制剂生产、中药质量评价、新药研发与开发、药品经营管理等能力和素养,能从事制剂调配、生产技术、质量检验、行业管理、专业市场营销、药学服务、产品研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中药学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理学、中医学基础、临床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分析学、药事管理学等。
就业前景:在医疗机构药剂科、医药院校和相关科研机构、药店、药房、药厂、医药企业、药品检验与管理机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从事中药相关的产品研制、制剂调配、质量检验、行业管理、专业市场营销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中药学专业注重中医药学经典传承和创新并存,围绕云药可持续开发,以就业为导向,重视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行“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训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实践、科研能力。现拥有20余家省内外知名中药企业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共建“校-企基地班”,构建“产学研结合培养中药创新人才新模式”的多维实践模式,成效显著。本专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云南省“互联网+”“瀚文杯”“挑战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项目,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奖项。
制药工程专业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制药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制药工程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以及药品生产、流通、管理、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的本科制药工程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制药工艺学、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制药过程安全与环保、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等。
就业前景:在药品食品及药材生产企业、药品食品及药材经营企业、药品食品及药材检验机构、药品食品及药材监督管理部门、医药院校、科研机构等从事药物研发、生产、质检化验、监督管理、营销、教育科研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制药工程专业具有明确的专业方向和突出的办学特色,即培养学生具有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结合云南种类繁多的中药和天然药物资源,定位于“突出区域天然药物资源的优势,重点发展天然药物深加工及其改性方向,强化建设制药工程学科理工特色”,做到专业覆盖面广,学习化学、化工、药物化学、药厂工艺设计及设备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持续提升实验教学条件,已建成制药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包括原料药的制备,固体口服制剂及注射剂等模块,提供学生非现场制药工程专业化训练,注重学生实践、科研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以及企业车间设计能力。同时本专业以公共课程为平台,大类课程和专业课程以及实践性教学环节为中心,工程特色突出,知识的应变能力强。
助产学专业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良好、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基础的临床助产工作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热爱助产专业,愿为助产事业而奉献,在医疗卫生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助产专业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遗传优生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助产学、儿科护理学等。
就业前景:在医疗单位、妇幼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单位、母婴护理相关企业等从事助产、临床护理、产科助产、妇幼保健等工作;在医学教育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或研究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生毕业可考取护士执业资格证、母婴保健合格证等,既能从事助产工作,又能从事护理工作,就业范围较广。
★专业特色:本专业致力于培养熟练掌握助产与护理操作技能,能够在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临床助产、护理、母婴保健等工作,能立足边疆、面向基层、服务全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助产学专业始终秉持以培养学生助产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的“院校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师资团队及整体化、多功能、现代化的护理实训中心,助产实训室配备了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模型,现有近40家实习单位,能充分满足学生实践教学需要。
应用心理学专业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基本研究方法,具备基本的专业写作和交流能力,能初步开展研究工作,能胜任有关心理学的初级培训、教学工作的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系统解剖学、基础医学概论、心理学导论、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团体心理学、精神病学、认知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神经病学、社会学、咨询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学史、生物心理学等。
就业前景:在教育、医疗、社区服务中心、科研、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人才选拔与培养、管理、技术开发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当前,各行业对心理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医疗卫生领域、教育领域、企事业单位对心理健康医生、心理健康教育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才需求较大。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明确:每所中小学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高校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且每校至少配备2名。到2025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比例达到9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比例达到60%。
★专业特色:本专业依托学校坚实的医学教育背景和资源,将应用心理学的专业教育与部分临床医学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在掌握应用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实证研究方法的同时,也要奠定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临床诊疗工作的思维、分析和判断能力。相较于综合类院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本专业学生经过医学教育的培养,具备一般医学知识及医学背景素养。本专业在专业课设置方面更强调综合素质及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与省内多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长期建立实习合作关系。职业胜任能力得到综合提高,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的社会需求,就业、深造的选择更加丰富多元。
运动康复专业(院级特色专业)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好的科学和文化素养,具备现代教育、健康理念,掌握现代康复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运动康复诊疗和运动防护技能,能胜任运动康复和运动防护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康复评定学、运动康复治疗技术、肌肉骨骼康复、运动损伤康复、运动处方原理与方法、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就业前景:在医疗机构康复部门、运动康复中心、运动训练基地、运动队、社区、学校、福利院、养老机构、康养机构、健身娱乐俱乐部、职业运动俱乐部、体育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运动伤害防护和康复、疾病预防与康复、体能康复、卫生保健、体质健康测定与评估、医务监督、健身指导及科学研究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运动康复专业是院级特色专业,培养模式突出“医学+运动康复”特色,结合学校医学教育资源和云南省体育资源,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方针为指导,以健康中国的社会需求为就业导向,立足云南,为建设云南高原特色体育强省,培养具有医学背景的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技能型运动康复人才,从而推动“体医结合”,加强科学健身指导,积极推广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运动健康服务。针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主要包括医疗机构和运动队,并建设成为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普示范基地,实习基地已经扩充到13家。师资队伍充分满足教学,专业教师获个人奖项9项,立项省级课题5项。运动康复专业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赛学结合,积极参加并组织各类专业技能竞赛,获全国第四届运动康复专业技能比赛“团体一等奖”、全国第五届运动康复专业技能比赛“团体二等奖”。
运动与公共健康专业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国家战略需求,掌握预防医学、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应用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知识,能够在健康医疗服务业、全民健身服务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基层社区服务站点、康养中心、卫生健康管理部门及相关机构工作的实用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人体运动学、心理学、临床医学概论、全科医学概论、预防医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医学、体育保健学等。
就业前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基层社区服务站点及公共运动健康服务站、卫生管理部门及相关机构、运动健康产业相关机构、健康教育机构、运动养生机构、养老及慢病管理机构从事健康教育、运动咨询、运动处方制定、公共健康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还可从事健康教练、体能训练师、康复师、公共健康专员等职业;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为了配合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行动的国家战略,在预防、延缓、逆转和治疗慢性疾病中发挥体力活动的重要作用,指导大众科学健身,将运动处方融入所有慢性疾病的治疗方案中。贯彻和落实“体医结合”“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积极应对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慢性病人口剧增等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着力培养社会各机构都亟需的运动与公共健康人才,适应社会对健康产业从业人员的需要。目前建有医养健康实验实训中心,实验实训条件较好。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
学制:四年;
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掌握健康服务管理、现代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能应用现代健康理念与健康管理技能在教育机构、卫生机构、科研机构、商业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健康教育、咨询、指导、营销等健康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健康状况评估、管理学原理、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中医药学概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健康信息管理、食物与营养、健康管理学、健康运动学等。
就业前景:在卫生行政单位、医院、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商业保险机构、教育机构、养生保健中心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健康营销等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专业课程设置针对云南经济、文化特点和人群中突出的健康问题,增加面向特殊人群的临床医学类课程,同时还增加软科学和健康人文课程的设置。专业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搭建虚拟实训室平台,引进虚拟实训项目24项,且在省内首次引进“健康服务管理沙盘”实训项目。每年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大赛,在2023年全国第一届“寻康杯”健康管理沙盘大赛中获得“特等奖”“最佳团队奖”“最佳健康管理情景奖”。专业同时建立了16家实习基地,涵盖云南省卫生行政单位、卫生服务组织、卫生第三方组织、健康管理企业等,实习基地多元化。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院级特色专业)
学制:四年;
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能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公共责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尤其是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需要,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卫生部门从事管理或服务工作的专业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卫生事业管理学、医院管理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公共经济学、社会医学、基础医学概论、法学概论、管理学原理、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等。
就业前景:在医疗机构、疾控中心、教育行业、医药院校、健康服务机构、卫生监督及卫生执法行政管理部门等相关机构从事管理、教育、服务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院级特色专业,本专业相较其他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独具医学特色。教学以“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学+管理学”为主要特色,主要培养适应国家卫生与健康政策的应用型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取得医学院校管理类专业学历的人员,可以参加卫生人才评价考试进行职称评定。在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报考岗位数较多,公共管理大类相关专业等岗位招录范围和岗位数量较大,本专业还可报考医院行政管理相关岗位。专业依托医养健康实验实训中心,着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目前拥有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市卫健委等省市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共计14家实习基地,其中省级8所,州市级6所。
医疗保险专业
学制:四年;
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管理学、保险学、医学相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当代医疗保险理论和方法,熟练运用医疗保险业务操作的基本技能,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社会保险机构、商业健康保险机构或医疗机构从事医疗保险经营、基金管理及实务研究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管理学基础、社会保险学、公共经济学、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社会保障概论、社会医疗保险、保险医学、病案与疾病分类、人身保险、卫生经济学等。
就业前景:在医院医保部门从事医保审核与管理、支付结算等相关工作;在医疗保障机构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等事业单位从事参保单位与人员的资格审核、保险基金运作与管理、保险支付与服务监督管理等岗位工作;在商业保险机构从事医疗查勘、医疗审批、核保理赔、基金运作与管理等保险业务和相关管理工作。
★专业特色:本专业属于管理学门类下公共管理学科中的二级学科,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为背景,针对医疗保险领域核保、理赔人才复合型知识结构的需求,依托学校的医学教育资源和社会保障专业办学经验,培养以管理学与医学结合为特色,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与管理学、社会保险、商业保险知识相融合,“懂医学、会保险、能管理”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学制:四年;
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熟悉计算机技术,能够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以及大中型项目中从事信息系统规划与管理、分析与设计、开发与实施、商业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通过学习医药卫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对医药卫生领域相关工作程序、基本政策法规有一定了解,能在医药卫生等领域从事信息管理相关工作,参与相关程序设计与开发。课程设置注重为学生进一步攻读硕士学位提供知识准备。
专业(核心)课程:基础医学概论、信息资源管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开发、数据结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图形图像处理、数据科学与分析、网络安全等。
就业前景:在医药卫生管理机构和医药卫生机构、信息服务机构、图书馆、医学情报部门、医院信息中心、病案室、药厂、公共事业管理部门、软件公司等从事信息系统规划与管理、分析与设计、开发与实施、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为全国各地区如海南、浙江、广东、青海及云南本省培养输送了上百名专门服务于医疗相关单位的信息管理骨干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自2009年开始招生,主要面向各级医院输送信息管理人才,也可在各软件公司等从事信息管理工作。被授予云南省计算机学会会员单位、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数字发展合作伙伴。专业旨在深化“新医科+新工科”内涵特色,教师队伍覆盖计算机软件理论与应用、网络通信、大数据科学、医院信息管理等方向,并有省内“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信息部门负责人作为专业课教师;实验课程模块丰富,理论学时与实验学时比例为1:0.64;专业实践教学在多家省级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实施维护HIS系统操作、设备运行、网络检修、数据信息录入等,也可在高新信息科技企业参与信息系统实地上线与项目开发。先后有毕业生考取香港浸会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燕山大学、云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研究生。近三年以来,学生在计算机类专业竞赛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7项,其中国家级A类竞赛奖项2项。
财务管理专业
学制:四年;
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具备战略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运营管理、投融资管理、风险管理等专业知识和专业核心能力,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求,能在医院、医疗机构、医疗保障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医院管理学、经济法、税法、高级财务会计、政府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共享理论与实务、公司治理、运营管理等。
就业前景: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保障机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审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银行、金融机构、企业等从事财务相关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专业面向云南1200余家医院、2000余家医疗服务机构培养对口财务管理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主要培养医院财务管理部门所需人才,注重医院财务岗位知识的培养和实践,也可在各单位从事财务相关工作。积极推进“新文科+新医科”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拥有云南省会计领军人才带领的教学团队,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专业实验室以“文医结合”教学为主要特色,虚拟仿真案例教学系统与实际管理需求相结合,为“2020年山东浪潮铸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提供场地和培训支持;拥有省市县“三级立体化”实习实训基地,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多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开展实践教学合作。
联系方式: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招生考试中心
高新校区:云南省昆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海源北路389号
(邮编:650106)
杨林校区:云南省昆明市嵩明职教新城文苑路1号
(邮编:651700)
咨询热线:0871-68317580、67985999(兼传真)
学校网址:https://www.kyhyxy.com
电子邮箱:kyhyxyzs@163.com